贺新郎 其二 送青藜偕纪郡伯之昆陵再叠前韵

裹剑携书卷。
乍销魂、黯然欲别,有情谁遣。
樽酒旗亭枫叶乱,朝雨轻尘方泫。
离别话细、春蚕抽茧。
望去千峰苍翠合,试蒜山、瓜步潮深浅。
风正和、片帆展。
六朝记室名尊显,况金闺、文章大手,群推轮扁。
指点孙郎遗略在,岂似景升豚犬。
行色壮、倚闾差免。
到日秋花团竹马,奉兰陵、雄郡君同典。
襦裤五,自在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的场景,情感真挚动人,充满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上片(前八句)描绘送别的画面: 1. 开篇用"裹剑携书卷"勾勒出友人儒雅又豪迈的形象——带着书和剑出发,既是文人又有侠气。 2. "黯然欲别"四字道出离别时的不舍,就像现代人送好友远行时那种说不出的惆怅。 3. 用枫叶纷飞、晨雨蒙蒙的秋景渲染离愁,就像电影里的离别场景常会下雨一样,让氛围更动人。 4. "春蚕抽茧"的比喻很精妙,形容临别时说不完的叮嘱,就像蚕吐丝一样绵绵不断。 5. 最后写友人扬帆启程,用"风正和"暗示此行顺利,表达美好祝愿。

下片(后十句)赞美友人并展望未来: 1. 用"六朝记室"(古代著名文官)夸赞友人才华,说他文章写得好,就像现代夸朋友是"文坛大佬"。 2. "景升豚犬"用典故反衬,说友人不像无能之辈,而是像英雄孙郎那样有真本事。 3. "倚闾差免"写友人离家时家人不必太担心,因为他是去干大事的,类似现在说"放心去闯吧"。 4. 最后想象友人到任后的场景:秋天里受到百姓欢迎("竹马"典故指百姓爱戴),治理有方("襦裤五"用典说百姓生活富足)。

全词亮点: - 情景交融:每个景物都带着情感,枫叶、晨雨不仅是风景,更是离愁的化身。 - 善用对比:用"豚犬"反衬友人的才干,使赞美更有力。 - 虚实结合:既有眼前送别实景,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就像我们今天给要调任的好朋友写临别赠言:既回忆共处时光,又夸对方能力出众,最后祝福在新岗位大展宏图,字里行间都是真挚的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