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高士咏·荷蓧晨门》描绘了一位隐居世外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先,“荷蓧隐耕艺,晨门潜抱关”描绘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他扛着农具,隐藏在山野中耕种,每天清晨悄悄打开柴门,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这里表现出他不追求名利,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农耕技艺,享受与自然为伴的宁静。
接下来,“道尊名可贱,理惬心弥闲”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尊崇的是道义,而不是世俗的名利。在他看来,名望并不重要,只要能活得心安理得,内心就会更加宁静。这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
“混迹是非域,纵怀天地间”则展现了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独立的态度。他虽然生活在充满是非的尘世中,但内心却与天地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干扰。这表明他能够超脱世俗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最后,“同讥孔宣父,匿景杳不还”提到了孔子(孔宣父),并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世俗教育的态度。这位隐士选择隐匿于山水之间,远离尘世,不再回归。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与自然为伴的隐居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传递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