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态度。
诗的开头“百年草草,元发无多了”直白地感叹人生百年匆匆而过,青春年华早已不再。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叹时间飞逝,转眼间白发已生。
“负手长空看过鸟,青镜本无尘到”描绘了一个人背着手仰望天空,看着飞鸟自由翱翔,而镜子里却依然一尘不染。这里通过对比飞鸟的自由和镜子的洁净,暗示了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逍遥我笑南华,华胥梦里谁家”中,“南华”指的是庄子,庄子提倡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笑谈庄子,仿佛自己也进入了华胥国那样的梦境,不知身处何方。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向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最后两句“好是春风浩浩,吹开吹落千花”以春风为喻,描绘了春风浩荡,吹开了无数花朵,也吹落了它们。这里既赞美了春风的力量,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诗人似乎在说,人生就像这春风中的花朵,无论盛开还是凋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在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自由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它提醒我们,人生短暂且无常,与其执着于世俗的得失,不如像春风一样,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