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东坡先生元符砚拓本为岭南黄蓉石题
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
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金缕曲 东坡先生元符砚拓本为岭南黄蓉石题》主要围绕一方古砚展开,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片石摩挲久”来描绘这方古砚的历史感。这砚石已经被摩挲了很久,说明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接着,诗人回忆起当年在庵内将这砚石视为珍宝的情景,甚至比喻它为尊贵的酒器,凸显了砚石的价值和诗人对它的珍视。
然后,诗人用“割取龙岩云一朵”来形容砚石的质地和美感,仿佛它是由龙岩的云朵切割而成,洗净了所有的瑕疵和污垢,纯净而美丽。然而,这块砚石并不是普通的砚石,它不仅仅是用来磨墨的工具,而是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食芋著书非易事”,暗示了文人著书的艰辛。他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在精神上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望琼楼玉宇空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奈,尽管心中向往着高远的理想,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只能空自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一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鹦鹆是一种鸟,它的眼睛仿佛在流泪,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了“铭词玺篆应俱寿”,强调了这方砚石上的铭文和印章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而“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则进一步强调了砚石的坚韧和历史的厚重,尽管经历了无数劫难,但它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形状和精神。
最后,诗人想到了那些挥毫泼墨的日子,这方砚石常常被置于座右,陪伴着主人度过无数个日夜。诗人感慨道,这方砚石在“磨蝎宫中磨透”,经历了无数磨难,但它依然坚韧不拔。相比之下,那些“西山柔脆质”的党人碑,虽然在元祐年间被刻上了名字,但如今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毫无意义。
诗的结尾,诗人称这方砚石为“希世物”,并希望有人能够好好守护它。这不仅是对砚石的珍视,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一方古砚,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词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珍惜传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