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严陵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
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
渔舍孤烟锁寒碛。
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
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
何处引羌笛。
追惜。
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
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
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
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
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
渔舍孤烟锁寒碛。
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
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
何处引羌笛。
追惜。
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
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
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
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江畔的苍茫画卷,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严光的追思,情感深沉而复杂。
上片以写景为主,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兰花香气弥漫,孤岛旁潮水平静,突然惊飞的鸥鸟像雪花四散。这些景物点缀在澄澈的秋江上。暮霭渐收,雨刚停,远处的蓝色山峰显得格外高大。渔家炊烟袅袅,笼罩着寒冷的沙石滩。华美的船只收起风帆,轻轻停靠在霞光映照的岸边——这些宁静的画面突然被"念往悲酸"打破,引出游子的乡愁,不知何处传来的羌笛声更添凄凉。
下片转入怀古。词人来到严光(东汉著名隐士)曾垂钓的富春江,只见遗迹空空。用"华星沉后"比喻这位高士如星辰陨落,他当年潇洒驾舟归隐的事迹只留在史书中。词人举杯祭奠,触目所见尽是令人断肠的景色,不觉泪下。最后以宏大的时空感收尾:随着天色渐晚,回首只见千年不变的暮云与碧空,将个人感伤融入永恒的自然中。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的交织:精细的景物描写(如"惊鸥散雪"的动态美)、浓烈的思乡之情、深沉的历史感慨。最后那句"暮云千古碧"尤其精彩,把瞬间的伤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让读者在美景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