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对恩爱夫妻的日常生活和深厚感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前两句“鸳鸯七十自成双,翠袖红颜映碧泷”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即使到了七十岁依然形影不离。“翠袖红颜”描绘妻子年轻时的美丽形象,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暗示时光流逝但感情依旧。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夫妻生活:淮水边一起听笛声的浪漫,妻子独自在灯下等待的寂寞,夜晚梦见梨花纷飞的惬意,春天想渡江游玩的期待。这些画面既温馨又带着淡淡思念,说明即使在一起也会偶尔分离,但牵挂始终存在。
最后两句“相望本无千里隔,共看明月照寒窗”是点睛之笔:虽然物理距离可能阻隔两人,但当他们共望同一轮明月时,心灵始终相通。“寒窗”暗示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但明月成为传递感情的纽带。
全诗妙在: 1. 用鸳鸯、明月等经典意象表达永恒爱情 2. 通过听笛、对灯等生活细节让感情真实可感 3. 结尾的明月意象将空间距离转化为情感联结 4. 语言清丽自然,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情
诗人用平凡的生活片段,写出了婚姻中最动人的相守与相思,让人感受到历经岁月沉淀后依然鲜活的爱情。
张献翼
(1534-1604)字幼于,后更名敉,长洲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国子监生。为人放荡不羁,言行诡异,与兄凤翼、燕翼并有才名,时称“三张。”精于易,其说《易》诸作,皆平正通达,笃实不支,为人所称。献翼著作,有《文起堂集》十卷,《纨绮集》一卷,及《读易纪闻》、《读易韵考》等,均《四总库目》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