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其一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为悼念宰相裴度而作。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颂了裴度的功绩与品德。

首联用两个历史名人作比:王俭是南朝美男子,这里比喻裴度的风度翩翩;萧何是汉朝开国功臣,比喻裴度是国家的栋梁。这两句直接点明裴度兼具才华与功业。

颔联用"丹阳布衣"(普通百姓)和"莲渚白头"(隐居老者)两个形象,暗示裴度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朴素本色,晚年更显淡泊。

颈联用"燕山铭勒"(北方的记功碑)和"汉水碑沉"(南方的纪念碑)这一对意象,时空交错地展现裴度的功绩遍布全国,但如今功碑都已随着岁月湮没。

尾联最见真情:诗人说今后再醉酒,也不会有人像裴度那样宽容他的失态(汉代典故:丞相丙吉不责罚吐脏车垫的醉吏)。这句看似自责,实则用生活细节道出裴度宽厚待人的品格,比直接赞美更动人。

全诗妙在:1)用普通人熟悉的典故作比,不说教;2)通过"铭碑湮没"反衬功绩不朽;3)结尾用吐车垫的小事,让严肃的悼亡诗突然充满人情味。这种把大人物写得很亲切的手法,正是唐诗的魅力所在。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