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其三

孟夏天气柔,草木日夕长。
远山入吾庐,顾影自骀荡。
晴川带芳甸,十里平如掌。
时与二三子,披草越林莽。
清旷淡人虑,幽茜遗世网。
归来倚小阁,坐待新月上。
渔火散微星,暮钟发疏响。
高谈达夜分,往往入遐想。
咏此聊自娱,亦以示吾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傍晚的闲适生活场景,读起来像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

开头四句写初夏的温柔气候,草木在夕阳下生长,远处的青山仿佛延伸到了诗人的茅屋,影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用"骀荡"形容光影晃动的样子,让人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惬意。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和朋友们出游。平坦的田野像手掌一样延展十里,大家拨开草丛穿过树林。这里"披草越林莽"的描写特别生动,仿佛能看到他们漫步野外的悠闲姿态。

"清旷淡人虑"到"暮钟发疏响"这六句是诗中最美的部分。空旷的景色让人忘却烦恼,幽静的环境使人摆脱世俗束缚。回来后靠着小阁楼,静静等待新月升起。江上渔火像散落的星星,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最后四句写朋友们畅谈到深夜,引发无限遐想。诗人说写这首诗既是为了自娱自乐,也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人人都能体会却难以言说的美好时刻——那些与自然相处、与好友畅谈的简单快乐。诗人把平凡的夏日傍晚写得充满诗意,让人读后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满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