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地名发音和河流改名的有趣故事。
诗人说湖南一带(楚地)的方言经常把地名念错,最近才发现"桂门"这个叫法是错的。当地人一直把这条河叫"桂门河",但诗人指出:你们郴州人自己都清楚,这条河现在明明叫"崇德河"啊!
短短四句诗写出了三个有意思的点: 1. 方言造成的误会(把崇德河误叫成桂门河) 2. 当地人习以为常的错误(以讹传讹) 3. 诗人较真的一面(非要纠正这个错误)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像在跟郴州人当面说:"你们自己想想,这河现在不是叫崇德河吗?"带着点无奈又较真的语气,让整首诗活了起来。通过这个小误会,我们能看到古代生活中方言带来的趣事,以及文人对待语言准确性的认真态度。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