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带 花烛词赠郭饮霞

羡汾阳、家世风流。
巧作合、在扬州。
择得彩鸾吴氏女,嫁文箫、共上秦楼。
时当三月,夭桃过了,亟结绸缪。
把房栊尽掩,朱弦声细,锦瑟歌柔。
荀郎见惯,谢女娇羞,灯前背倚香篝。
绣带自撚佯理发,拥红衾、不肯回眸。
来朝便好,博山炉热,沉水香浮。
试新茶、玉碗双擎,方知夫婿清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浪漫的古代婚礼,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婚夫妇的甜蜜互动。

上阕先介绍了新郎新娘的来历:新郎出身名门(汾阳郭氏),在扬州遇到才貌双全的吴家小姐(彩鸾是传说中仙女,这里比喻新娘)。选择在桃花凋谢的暮春三月成婚,新人把门窗都关上享受二人世界,只听见轻柔的琴瑟声,营造出温馨私密的氛围。

下阕像特写镜头般捕捉新婚夜的细节:新郎是情场老手(荀郎指美男子荀彧),新娘却害羞得躲在熏笼旁。她假装整理头发来掩饰紧张,裹着红被子不敢看丈夫。第二天清晨,他们一起试用新的博山香炉,品着双人茶,这时新娘才真正发现丈夫那份清雅脱俗的气质。

全词妙在: 1. 用"彩鸾""文箫"等仙侣典故暗示这是天作之合 2. "背倚香篝""拥红衾"等动作描写,把新娘的娇羞写得活灵活现 3. 结尾"试新茶"的日常场景,反而最见夫妻间的默契 4. 通篇洋溢着新婚的甜蜜,但没有直白说"恩爱",而是通过焚香、品茶等雅事来体现

就像在看一部古装爱情剧,既有"豪门联姻"的背景设定,又有"先婚后爱"的细腻情感发展,最后定格在夫妻品茶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温馨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