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
(见《泉州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闽州古道上的孤独行程,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漂泊的苍凉感。

前两句"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勾勒出大环境:古老的树木夹道而立,疲惫的旅人驱赶着瘦弱的马匹,在夕阳余晖中赶路。"落照"二字既点明时间,又为画面镀上一层苍黄的色彩。

后两句"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生动展现了旅途的艰难:想找村庄投宿却被野水阻拦,想打听客栈却隔着荒芜的山岭。这两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把古代行路难的现实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古木""羸马""野水""荒山"这些意象的堆叠,自然流露出旅人的疲惫与孤寂。二十个字里既有空间上的阻碍感,又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夕阳西下),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古代长途跋涉的不易。这种白描手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体现。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