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村午炊

饭熟羹香客寐残,秦村山水树阴寒。
古今一样邯郸枕,觉后方才做梦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午后场景,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和梦境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饭熟羹香客寐残”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饭菜已经做好,香气四溢,客人刚刚从午睡中醒来。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接着,“秦村山水树阴寒”进一步勾勒出乡村的环境:秦村的山水和树荫带来一丝凉意,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炎热的午后,自然也能带来清凉和宁静。

然后,诗中提到“古今一样邯郸枕”,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邯郸的一种枕头,据说枕着它能让人做梦。诗人借此表达了一个观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经历相似的生活和梦境,仿佛一切都在循环往复。

最后,“觉后方才做梦看”点出了诗的主题:人们在醒来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刚才在做梦。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只有在清醒之后,才能看清真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梦境的思考。它提醒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只有在经历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这种思考不仅深刻,而且具有普遍性,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