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泊舟谯郡赠新安汪公言
桃花潭上水,深千尺、不抵似汪伦。正留客西园,红灯翠幕,送余南浦,淡月微云。
依稀记,赏花敲画鼓,纠酒唤罗裙。赠到葳蕤,休教锁恨,贻来螺墨,莫便磨人。
南谯繁华地,重经过一片,野渡斜曛。剩下红桥旧巷,黄叶前村。
想千年李树,仙游已邈,三分吉利,霸业俱陈。且自佯狂作达,何事消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泊舟谯郡时,回忆起与好友汪公言的深厚情谊,同时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上片用"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典故开篇,说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自己的情谊深。接着回忆当年在西园聚会的美好场景:红灯高挂、翠幕低垂,分别时月色朦胧、云淡风轻。还记得一起赏花时敲鼓助兴,喝酒时唤来歌女助兴。朋友赠送的葳蕤锁(一种首饰)要好好珍藏,不要让它锁住愁绪;送来的螺墨(一种名墨)也不要轻易磨用,要珍惜这份情谊。
下片转到眼前景象。南谯本是繁华之地,如今重游却只见野渡夕阳。只剩下红桥旧巷、黄叶满村。想起千年前李白游历此地的往事已成云烟,三国时曹操的霸业也早已消逝。最后作者自我宽慰:不如装疯卖傻、旷达处世,何必为这些事伤心呢?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的主题。用典自然,语言优美,既有对往事的深情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感慨,最后以豁达作结,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感伤与洒脱。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