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场景,核心思想是:战争的失败责任在于将领指挥不当,而非士兵的过错。

首句"铁马胡裘出汉营"用战马铁甲和胡地皮袄的意象,生动展现汉军出征的英武姿态。第二句"分兵百道救龙城"写军队分多路急行军去救援边境要塞,突显军情紧迫。

后两句是诗眼:当敌军(左贤王部队)尚未撤退时,汉军的战旗杆却先折断了——这是古代战争中溃败的象征。诗人犀利地指出,这种失败"过在将军不在兵",直接点明是统帅的决策失误导致了败局,与普通士兵的英勇无关。

全诗通过战场细节的对比(士兵的勇猛与将领的失误),传递出一个深刻道理:领导者的判断力往往决定团队成败。这种批判将领无能、体恤普通士兵的视角,在今天职场、团队管理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