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

台岭周回八百里,琼台中立许谁登。
宵分疑有群仙集,月白风清最上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琼台》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座神秘而壮丽的高台,充满了浪漫的想象空间。

前两句"台岭周回八百里,琼台中立许谁登"像航拍镜头一样,先展现这座高台被八百里山岭环绕的宏大背景,再用"琼台"点明它的珍贵如玉。最妙的是"许谁登"这个问句,一下子给高台蒙上了神秘面纱,让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登上去。

后两句"宵分疑有群仙集,月白风清最上层"转入夜景描写。诗人没有直接说看到神仙,而是用"疑有"二字,让读者自己想象:在皎洁月光和清爽夜风中,最高层仿佛有群仙聚会。这种留白的写法比直说更引人遐想,让每个读者都能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仙境画面。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若即若离的仙气——既用具体数字"八百里"让场景真实可感,又用"疑有群仙"保持神秘感;既描写了可触摸的"月白风清",又留下了"最上层"的想象空间。就像给现实景物镀上了一层梦幻色彩,让人在平凡世界中窥见一丝仙境的光芒。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