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办瞢腾一宵清醉,当筵幽绪如茧。
兰衾同入芳菲梦,初证梦中人面。
愁自判。
数月约镫期不算恩情浅。
闲魂又绾。
只慧业难量,云恬月笑,重对瘦眉展。
丁宁语,无奈莲丝乍剪。
芳辰依旧悽遣。
匆匆并凤参鸾过,愁记枕边零愿。
人已倦。
剩一抱秋慵酒病终难管。
温存未远。
有错落鲛绡,啼珠在握,描幻旧青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醉后回忆,情感细腻又带着淡淡的哀愁,像一部深夜独自回放的爱情电影。

上半段从醉酒写起——主人公喝得迷迷糊糊,酒席上的愁绪像蚕茧一样缠绕心头。他和爱人曾共盖一床兰花被同入梦,第一次在梦里看清对方的脸。这里"梦中人面"用得巧妙,既可能是真的梦见,也暗指现实中初遇时的心动。虽然两人相处时间不长(数月约镫期),但感情已很深。此刻回忆起来,就像一缕游魂又系住了过往,想到爱人聪慧难测的性情(慧业难量),和那含笑时舒展的细眉。

下半段转折写现实的遗憾——当初分别时(莲丝乍剪)的叮咛犹在耳边,如今良辰美景都变成凄凉。匆匆结束的恩爱(并凤参鸾)像枕边未完成的愿望。现在人已疲惫不堪,连借酒消愁都治不好相思病(秋慵酒病)。最动人的是结尾:爱人留下的鲛绡手帕(传说中鲛人织的薄纱)还错落放着,上面沾着泪痕(啼珠),仿佛还能触摸到当初那含情脉脉的眼神(旧青眼)。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 1. 用"醉态"打底:从酒醉到心醉,再到回忆的沉醉 2. 用"织物"作喻:愁绪如茧、情丝如莲丝、信物如鲛绡,把抽象感情具象化 3. 用"对比"呈现:梦中甜蜜与现实凄凉的对照,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怅惘

就像我们深夜翻看旧照片,指尖摩挲着褪色电影票,明明纸张冰凉,却仿佛能触摸到当时的温度。这种带着醉意的温柔追忆,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