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孤独沉思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愁绪和对往事的追忆。
开头两句写的是环境:墙头的花在寒冷中还未完全绽放,显得格外安静。绣帘垂下,整个白天都显得静谧无声。这里的“寒犹噤”传达了初春的寒意,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写的是动景:帘外偶尔有蜜蜂飞过,追逐着飘忽不定的杨花。蜜蜂和杨花的动态描写,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但也显得短暂而无常,仿佛在暗示女子的心情也是飘忽不定的。
下阕转入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独自倚在栏杆上,低头沉思,眉间似乎带着愁绪。这里的“翠低眉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低眉垂目的神态,显得格外柔弱和忧郁。
最后两句写的是女子的心情:她觉得自己被春梦所困扰,梦中或许有美好的回忆,但醒来后却更加感到空虚和无奈。她甚至对酒也失去了兴趣,感到厌倦。这里的“春梦枉恼人肠”表达了女子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满,而“厌厌酒病”则进一步加深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愁绪,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