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 其一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剪。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火,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烂。
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籍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剪。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火,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烂。
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籍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上半部分写的是夜晚的冷清场景:诗人厌倦了蟋蟀和捣衣声,收起了夏天用的扇子,远处寺庙的钟声催促着夜幕降临。竹席变冷,竹帘稀疏,突然听到窗外有人裁剪衣裳的声音(可能是错觉)。枯萎的柳树像在梳理烟雾,残败的荷叶轻点水面,荷花颜色深深浅浅。面对半明半暗的灯火,空荡荡的屋子显得格外凄凉,诗人忍不住翻遍书籍来排遣寂寞。
下半部分转向更深的思绪:长夜里,天空清澈,银河灿烂,但诗人从梦中惊醒,发现与思念的人相隔万里。他想象自己站在月宫里的桂花树下,闻着飘渺的香气。可现实的离愁像乱麻般缠绕,只能借酒消愁,靠赏花解闷。最后镜头转向黎明时分的江面:晨霜清冷,芦苇茫茫,突然传来一声雁鸣——这声雁鸣既点明秋天将至,也暗示着远方来信的希望,给全词留下一个余韵悠长的结尾。
全词妙在把孤独感写得既具体又空灵,从身边琐事(收扇子、听钟声)到宏大景象(银河、月宫),最后落在一只大雁的叫声上,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经历这个辗转难眠的秋夜。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