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粉蝶儿_丫髻环条,

丫髻环条,急流中弃官修道,鹿皮囊草履麻袍。翠岩前,青松下,把个茅庵
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闲间世无人到。
【醉春风】直睡到日齐高,白云无意扫,一盂白粥半瓢齑,饱,饱,饱。检
个仙方,弄般仙草,试些丹灶。
【迎仙客】看时节寻道友,伴渔樵。从这尧舜禹汤周灭了,汉三分,晋六朝,
五代相交。都则是一话间闲谈笑。
【石榴花】想这荔枝金带紫罗袍,刑法用萧曹。鼎镬斧钺斩身刀,轻轻地犯
着,便是天条。金珠宝贝休挨靠,天符帝敕难逃。顶门上飞下个雷霆炮,不似恁
那初及第时节绣球儿抛。
【斗鹌鹑】往常怕树叶儿遮着,到如今和根儿背倒。钟鼎山林,那一个较好?
命不快除是他砍柴的扰,索甚计较?只消得半碗齑汤,那厮早欢喜将去了。
【红绣鞋】比着他有使命向门前呼召,唬的早吃丕丕的胆颤心摇。则道是快
上马容不得他半分毫。陪着笑频哀告,镇着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普天乐】若是更损贤良,欺忠孝。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只争个迟共早,
终须报。正直无私依公道,任天公较与不较。纷纷扰扰,惺惺了了,天理昭昭。
【上小楼】寝食处珠围翠绕,行踏处白牙高纛。荫子封妻,五花官诰。若一
朝,犯制条,凶星来照,一霎儿早不知消耗。
【幺】俺只会春来种草,秋间跑药。挽下藤花,班下竹笋,采下茶苗。化下
道粮,攒下菜蔬,蒲团闲靠,则待倚南窗和世人相傲。
【满庭芳】三闾枉了,众人都醉倒,你也铺啜些ㄤ糟。朝中待独自要个醒醒
号,怎当他众口嗷嗷?一个阳台上襄王睡着,一个巫山下宋玉神交。休道你向渔
夫行告,遮莫论天写来,谁肯问《离骚》?
【六幺序】不如俺闲乐,陶陶,木碗椰瓢,乞化村醪。醉得来前合后倒,又
带糟随下随高。都是教酒葫芦相与酬酢,归来醉也藜杖挑,过清风皓月溪桥。柴
门掩上无锁钥,自颠狂自歌自笑,天地如我这草团标。
【快活三】一个韩昌黎贬在水潮,一个苏东坡置在白鹤。一个柳宗元万里窜
三苗,一个张九龄行西岳。
【鲍老儿】芙蓉国里琼姬伴着子高,他稳跨着青鸾到。月明吹笙对碧桃,煞
强如西日长安道。您待凌烟阁上,麒麟画里,有甚功劳?春风锦江,秋云洞天,
倒大逍遥。
【幺】拣择下药苗,玄霜玉杵和露捣。虎龙自交,金乌玉兔依封爻。婴儿弱,
姹女娇,亲怀抱。自调和不数朝,早睹他那玄珠形兆,这的是出世间实功效。
【后庭花】闲吟啸嫌喧闹,曾不挂许由瓢。存机要闲玄妙,调二气走三焦。
天星曜,地海潮,人山岳,对银蟾彻绛霄。则这的便是玄关一窍,了性命的修真
道。
【随煞尾声】十五六岁有甚奇,百二十年不是老。则着这铅鼎长温三花灶,
七颠八倒,向这玉箫声里醉蟠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主人公放弃了官场生活,选择了在山林间修道,过着简单而自由的日子。他不在意繁华世界的名利争夺,而是享受着与自然相伴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开篇,主人公以“丫髻环条”的形象出现,戴着简单的发饰,穿着草鞋和麻衣,住在山林间的茅庵里。他不与世俗交往,只有猿猴和鹤鸟作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吃着简单的白粥和咸菜,心满意足。他偶尔会寻找一些仙方草药,尝试炼丹,但更多时候是与渔夫、樵夫为伴,闲谈历史风云,笑看朝代更迭。

诗中通过对比主人公与世俗中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洒脱与超然。世俗中人为名利奔波,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最终难逃天谴。而主人公则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不求富贵,只求心安。他认为正直无私、依循天道才是最重要的,纷扰的世俗生活最终会被天理所昭示。

诗词后半部分,主人公进一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他种草药、采茶、做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不羡慕那些在朝中享有荣华富贵的人,因为他们一旦犯错,可能会瞬间失去一切。而他自己则在山林间自得其乐,醉心于自然的美景,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

最后,诗人以历史上几位被贬谪的文人(如韩愈、苏轼、柳宗元等)为例,说明即使他们曾拥有过辉煌的成就,最终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相比之下,主人公在山林间的隐居生活反而显得更加逍遥自在。他通过炼丹修道,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它告诉人们,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并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以朴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邓玉宾

邓玉宾,[元](约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工散曲。《全元散曲》收他小令四首。官同知,散见太平乐府及北宫词记中。元代诸多文人词家始于仕而终于道,信道慕仙,是为时尚,邓玉宾亦然。自谓"不如将万古烟霞赴一簪,俯仰无惭"。(邓玉宾〔南昌·一枝花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幽谷芳兰"。其曲格调清丽雅致,耐人咀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