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闰七夕咏牛女

晓露招凉,秋梧益叶,双星低映清宵。想天潢再驾,绮节重邀。

翠鹊仙翎未满,又河边、催唤填桥。迎车罢,虹川波委,月幕香飘。

迢迢。灵辰相望,早一年两度,邂逅云霄。笑孤明宝婺,独处珠匏。

休问故人机素,怕龙梭、一月长抛。愿从此,金章玉蔀,只闰今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七夕为主题,用浪漫的想象描绘了牛郎织女一年两次相会的特殊场景(闰七夕)。全词充满神话色彩和细腻情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月幕香飘")先营造七夕夜的氛围:清晨的露水带来凉意,梧桐叶沙沙作响,牛郎织女星低垂在夜空。接着展开奇幻想象——因为闰七月,天上的神仙们要重新准备七夕庆典:喜鹊羽毛还没长齐就又被叫去搭鹊桥,牛郎织女的车驾过后,银河泛起波纹,月光下飘着香气。这里用"翠鹊填桥""虹川波委"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把神话故事写得活灵活现。

中片("迢迢"到"一月长抛")聚焦牛郎织女的感情。先说这对神仙夫妻很幸运,一年能见两次面。然后笔锋转到织女身上:她平时就像孤独的婺女星,独自守着织机。最动人的是"怕龙梭、一月长抛"这句,暗示织女因为闰月要多等一个月才能相见,连织布的梭子都闲置久了。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让神仙也有了凡人的相思之苦。

结尾三句是美好祝愿:希望今后所有的闰月都像今天这样,让有情人能多一次团聚的机会。这里的"金章玉蔀"指代珍贵的时光,表达了对爱情圆满的向往。

全词妙在把天文现象(闰七月)、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和人间情感完美融合。通过"仙翎未满""催唤填桥"等俏皮的想象,把严肃的星象写得生动有趣;又用"孤明宝婺""龙梭长抛"等细腻笔触,让神仙爱情有了烟火气。最后落在"只闰今朝"的祈愿上,既扣合题目"闰七夕",又升华了人们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