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花屿的生机盎然图景。
首句“暖吹红紫上青枝”写春风吹拂,花枝上绽放出红红紫紫的花朵。暖风、红花、绿枝,色彩鲜明,春意扑面而来。春风的温暖和花朵的艳丽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二句“掠水风烟巧自持”写微风轻拂水面,水面上烟雾缭绕,仿佛大自然在巧妙地掌控着这一切。风、水、烟三者交织,形成一幅朦胧而和谐的画面,表现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
第三句“蜂蝶鸬鹚各芳意”写蜜蜂、蝴蝶、鸬鹚在花丛中忙碌,各自享受春天的美好。蜜蜂采蜜,蝴蝶飞舞,鸬鹚嬉戏,这些小动物在春天里都显得格外活泼,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锦囊消得探春诗”写诗人被这美景所感动,忍不住写诗来赞美春天。锦囊象征着诗人的才情,探春诗则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感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陶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小动物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屿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