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赏花时_长江风送客

长江风送客

冯客苏卿先配成,愁杀风流双县令。扑簌簌泪如倾,凄凉愁损,相伴着短檠灯。

【幺】愁恨厌厌魂梦惊,两处相思一样情。风送片帆轻,天涯隐隐,船去似驭云行。

【赚煞】碧波清,江天静,既解缆如何住程?灭烛掀帘风越紧,转回头又到山城。过沙汀,烟水澄澄,千里洪波良夜永。蛾眉月明,恰才风定,猛抬头观见豫章城。

孤馆雨留人

鞍马区区山路遥,月暗星稀天欲晓,云气布荒郊。前途店少,仅此避风雹。

【幺】客舍骎骎过几朝,雨哨纱窗魂欲消。离故国路途遥。柴门静悄,无意饮香醪。

【赚煞】听林间,寒鸦噪,野店江村未晓。风刮得关山叶乱飘,料前村冷落渔樵。闷无聊,心内如烧,昏惨惨孤灯不住挑。浓云渐消,月明斜照,送清香梅绽灞陵桥。

掬水月在手

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星斗灿银河。泉澄潦尽,仙桂影婆娑。

【幺】不觉楼头二鼓过,慢撒金莲鸣玉珂。离香阁近花科,丫环唤我,渴睡也去来呵。

【赚煞】紧相催,闲笃磨,快道与茶茶嬷嬷。宝鉴妆奁准备着,就这月华明乘兴梳裹,喜无那,非是咱风魔,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

弄花香满衣

丽日迟迟帘影筛,燕子来时花正开。闲绣阁冷妆台,兜鞋信步,后园里遣闷怀。

【幺】万紫千红娇弄色,娇态难禁风力摆。时乱点尘埃,见秋千挂起,芳草上层阶。

【赚煞】猛观绝,宜簪带,行不顾香泥绿苔。晓露未晞移绣鞋,爱寻香频把身挨。喜盈腮,折得向怀揣,就手内游蜂斗争采,不离人左侧。风流可爱,贴春衫又引得个粉蝶儿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像一幅动态的画卷,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细腻情感。

第一部分像一部微电影:长江边,送别场景中,风把船帆吹得鼓鼓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最动人的是"船去似驭云行"这句,把离别时船只远去的画面,比喻成驾着云彩飞走,既美又让人心酸。夜里孤灯相伴的细节,让人真切感受到离别的煎熬。

第二部分镜头转到山路驿站:疲惫的旅人在荒郊小店躲风雨,听着窗外寒鸦叫,看着树叶乱飞。这里用"闷无聊,心内如烧"这种大白话,直截了当说出旅人的焦躁。最后云散月出时,突然闻到梅花香,这个转折就像阴郁剧情里突然出现的希望。

第三部分最有生活情趣:晚上姑娘困得直打哈欠,却被催着梳妆。最有趣的是她玩水时,看到水中月亮倒影像捧着嫦娥,这种小女儿情态跃然纸上。"快道与茶茶嬷嬷"这样的口语化表达,让场景特别鲜活。

第四部分像春日vlog:少女在花园里漫无目的溜达,看到什么好玩就凑上去。她折花引得蜜蜂追,衣服又招来蝴蝶,这些细节把少女的天真烂漫写得活灵活现。特别是"贴春衫又引得个粉蝶儿来",简直能想象出那个活泼的画面。

全篇最妙的是把日常小事写出了诗意:眼泪、瞌睡、逛花园这些平凡事,经过艺术加工,都变成了打动人心的艺术画面。语言上既有"扑簌簌泪如倾"这样的生动拟声,也有"船去似驭云行"这样的绝妙比喻,就像用通俗语言搭建的精致亭台,既好看又不难懂。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