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送穷

岁庚如月朔,酹君酒、好去莫蹉跎。念处世、无令阮公所笑,为文不免,季绪之诃。

惟君故、便颔颜佗傺,壮志尽消磨。形影相依,无如我笃,交游割席,孰与卿多。

匆匆君行矣,任浮沉相共、腐鼠涎蜗。须向魉无人地,鬼岛蓬科。

更欲送君天上,诉帝如何。除为祢衡挝,为包胥哭,为渐离筑,为鲁阳戈。

君其择焉,予且倚瑟而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风流子 送穷》是一首送别诗,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送别的对象是“穷”。这里的“穷”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贫穷,更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和不如意。诗人通过送别“穷”,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的开头,诗人以岁月的流逝为背景,劝“穷”赶快离开,不要再拖延。他感叹自己在世间的处境,不想被人嘲笑,也不愿因文章而受到责备。正因为“穷”的存在,他的生活充满了困扰,原本的壮志也渐渐被消磨殆尽。

接着,诗人形容自己和“穷”形影不离,似乎没有谁比他们更亲密,但他也意识到,这种亲密关系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于是,他催促“穷”赶快离开,任凭它去继续它的浮沉生活,去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

在诗的结尾,诗人甚至想让“穷”去天上,向天帝诉说它的遭遇。他列举了几个历史上的忠义之士,比如祢衡、包胥、渐离和鲁阳,暗示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用行动去改变命运。最后,诗人让“穷”自己选择去处,而他则准备靠着琴瑟,唱着歌,迎接新的生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诗人用送别“穷”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希望,而是通过幽默和自我调侃的方式,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这种既无奈又乐观的情感,让这首诗充满了感染力。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