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白鹤子(四首)
一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二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三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四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正宫】白鹤子(四首)》描绘了四季中的春天以及人们在春日里的生活情趣。下面我们逐一分析每一首的内容和意境。
第一首,诗人开篇点出春天是一年中最富贵的季节,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风流。澄澈的湖水如同蓝宝石一般,鲜艳的花朵犹如锦绣般绚烂。这里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第二首,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春日里人们的活动。骏马停在花丛边,轻舟系在柳树外,湖中的画船交错往来,湖上的骏马奔驰。这些场景既展现了春日的热闹,又描绘了人们享受春光的惬意。
第三首,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细节。鸟儿在花影中啼鸣,人们站在粉墙头欣赏春色。春意如同丝线般牵引着人们的心灵,而秋水则波光粼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向往。
第四首,诗人将画面转向了夜晚。金鸭鼎中焚烧着香料,人们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亮挂在柳树梢头,人们约定在黄昏后相会。这里通过静谧的夜景,表达了春天夜晚的浪漫和温馨。
整体来看,这四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人们活动的叙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诗词中透露出的一种闲适和惬意的生活态度,也让人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