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禅院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轮回的对比,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景:山谷里的鸟儿四散啼叫,仿佛带着某种遗憾;庭院里的花朵含笑绽放,却又显得冷漠无情。这里用鸟的"有恨"和花的"无情"形成矛盾对比,暗示自然界看似和谐实则充满矛盾。
后两句转入哲理思考:人不断改名换姓、改变形貌(暗指轮回转世),却难以得到真正的安宁。最后一句"去去来来第几生"用通俗的问句,道出生命轮回的无尽循环,既有对尘世奔波的感慨,也透露出超脱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破败禅院的实景与轮回的虚境自然融合,用鸟啼花笑这些日常景象,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暗含深意,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感受到不寻常的人生感悟。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