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慈仁寺西阁登高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分韵拈得城字

九日高空放午晴,僧楼借眺此閒行。老松偃蹇真吾党,寒菊萧疏不世情。

一霎凉飙苏酒病,满窗虚籁助吟声。潘郎莫怯催租吏,未必追呼到凤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在慈仁寺西阁登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首先,“九日高空放午晴”点明了时间是在重阳节的午后,天气晴朗,天空高远,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诗人借此机会,在僧楼中眺望风景,显得悠闲自在。

接着,“老松偃蹇真吾党,寒菊萧疏不世情”描绘了眼前的景物:老松树姿态奇特,似乎和诗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寒菊稀疏,仿佛不受世俗的羁绊。这两种植物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一霎凉飙苏酒病,满窗虚籁助吟声”则进一步描写了登高时的感受。凉风袭来,让诗人从酒后的微醺中清醒过来;窗外的自然声响(虚籁)仿佛在为他助兴,激发了他的吟诗灵感。这里,诗人将自然与自己的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最后两句“潘郎莫怯催租吏,未必追呼到凤城”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他告诉朋友潘郎,不要因为催租的官吏而感到害怕,因为凤城(指京城)未必会传来追讨的消息。这里的“催租吏”和“追呼”象征着世俗的压力和烦恼,而“凤城”则代表了远离世俗的净土。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诗句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