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戴式之(诗翁)来拜访隐居的朋友(西郊隐者),两人一见如故的故事。
前两句说戴式之名气很大(香价满江湖),却愿意放下身段来拜访隐居的朋友,显得很接地气。接着用两个比喻形容他:像杜甫一样清瘦爱戴斗笠,像贾岛一样狂放却不摆架子(贾岛穷得连驴都很少骑)。这里用两位著名穷诗人的形象,暗示戴式之虽然有名但生活简朴。
中间两句很实在:戴式之说"我出门只带一路写的诗稿(征行藁),哪需要大人物的推荐信(诸公介绍书)啊"。这表现出文人傲骨——靠作品说话,不搞人际关系那套。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朋友调侃说"你的诗篇值百金却卖不出去吧",戴式之直接把全部诗稿(全编)送给对方,用行动表示"我写诗不为赚钱,遇到知音就值得"。这个送全集的举动,比什么客套话都更能证明真诚的友谊。
全诗妙在把文人交往写得生动不矫情:有名气却不装腔作势,穷但有骨气,最后用诗稿交友这个举动,把知识分子的清高和真挚完美融合。就像现代两个艺术家见面,一个说"我粉丝千万但只带作品来",另一个说"别吹牛了给我看看",结果看完直接成了铁哥们——这种跨越时代的真诚最能打动人。
邹登龙
邹登龙,字震父,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隐居不仕,结屋于邑之西郊,种梅绕之,自号梅屋。与魏了翁、刘克庄等多唱和,有《梅屋吟》一卷传世。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七一《梅屋吟》小传。邹登龙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