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喜晴》这首诗描绘了立夏时节雨后天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首句“立夏天方霁”,点明了时间,立夏刚过,天气刚放晴。这种雨后天晴的感觉让诗人心情愉悦,于是有了“闲情喜暂舒”的描述,诗人的闲适心情因为好天气而得到了放松。
接下来,“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树木因为雨水的滋润显得更加茂盛,而溪水因为雨水的减少,水位下降了,人也少了,显得更加宁静。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在竹子上,园中的花朵飘落在书旁。这种画面充满了诗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诗人总结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觉得自己这些年来越发懒散,但这种懒散却让他觉得与幽静的居所非常相称。这里的“懒拙”并非贬义,而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享受这种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晴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展现了他内心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之美。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