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崖哭明圃子留

忆昔相携吴楚游,日同匕箸夜同裯。
奇欢东坝千钟酒,苦恨西湖一叶舟。
共把愁心对陵阙,独将佳句播沧洲。
河山犹未归尧禹,痛尔飘零先白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悼念亡友方以智(号明圃子留)的作品,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回忆表达了对挚友的思念与悲痛。

前四句写回忆: 诗人想起当年和好友一起游历吴楚(江浙湖北一带)的时光,白天同桌吃饭,夜晚同床共眠。"奇欢"句说他们在东坝畅饮千杯的豪迈,"苦恨"句则惋惜西湖泛舟时好友已病重("一叶舟"暗指生命飘摇)。短短四句,从同吃同住的亲密,到纵酒狂欢的痛快,再到病中同游的哀伤,像一组电影镜头,带我们看见他们从欢乐到永别的过程。

后四句写现实: 如今诗人只能独自对着皇陵宫阙(象征故国)抒发愁绪,而好友那些精彩的诗句早已传遍江湖。"河山"两句最痛——明朝灭亡("未归尧禹"指天下未太平),本已让人悲愤,如今连共患难的挚友也先一步离去,徒留诗人白发苍苍独自飘零。这里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让友情之痛更深一层。

诗的魅力在于: 1. 对比强烈:前四句的热闹与后四句的孤寂形成反差,凸显"失去"的残酷。 2. 细节动人:用"同匕箸"(共用餐具)、"夜同裯"(盖一床被子)等生活小事,让友情具体可感。 3. 家国情怀:把好友离世放在明朝灭亡的背景中,个人悲痛有了时代重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像一位老人握着旧照片喃喃自语,每一句都是滚烫的眼泪和冰凉的叹息。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