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旧精鸟篆谙书体,
新授龙韬识战机。万里往来征马瘦,十年离别故人稀。
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吴门风水各萍流,月满花开懒独游。万里山川分晓梦,
四邻歌管送春愁。昔年顾我长青眼,今日逢君尽白头。
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第一首诗中,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手持长剑、高声歌唱的形象,但他心中仍念念不忘君恩未报,暗示了他对国家、君主的忠诚。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精通古代的鸟篆字体,又学习了兵法,显示了他在文化与军事上的双重才华。然而,尽管他四处奔波,征战劳累,故人却日渐稀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友情疏远的无奈。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无人知晓,只能独自登上西楼,望着夕阳落下的余晖,心中的孤独与失落油然而生。

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吴门的风水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月圆花开时却无心独自游玩的心境。他提到自己梦中的万里山川和四周的歌舞声,勾起了对春天的忧愁。诗人回忆起昔日友人对他青睐有加,而如今两人重逢,却都已白发苍苍,时光的无情令人感慨。最后,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在酒前惆怅,因为自古以来,许多文人投笔从戎,最终都功成名就,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未来的希望与鼓励。

两首诗都充满了对友情、时光和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