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病高厓道中作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
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
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您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名为《舆病高厓道中作》,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生病了,并在旅途中写下这首诗。接下来,我会逐句为您解析这首诗。

1.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乾坤远”表达了路途遥远,行色匆匆;“栖栖”则形容心神不定,频繁奔波。整体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劳碌和奔波之苦。

2. “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这里诗人描述了他在过去的五年里多次前往蜀地,同时频繁地梦想回到秦地。这反映了诗人多次离家远行,对家乡和亲人充满思念之情。

3.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 “疟鬼”指的是疾病缠身的感觉,像是有恶鬼在捉弄人;“山英”可能指的是自然之美,这里暗指美好的景色与人所面对的困境形成对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生病,与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一种讽刺和自嘲的意味。

4. “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无劳问前渡”意味着无需再问前面的路途如何,因为诗人已经历过许多困难;“祇觉白头新”则表达了诗人觉得自己已经变老,白发已生。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困境和心境,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自嘲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个人体验,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