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敬斋
凛凛姚敬斋,风节天下奇。
终焉托君侯,君侯贤可知。
人生贵得友,得友真朋龟。
责善善无遗,辅仁仁克推。
仁善既皆有,受福将自期。
我来歌吉祥,真情寄荒诗。
一祈仁政苏民疲,一祈善政赒民饥。
丰功伟绩镌长碑,千年万年感激人心无了时。
终焉托君侯,君侯贤可知。
人生贵得友,得友真朋龟。
责善善无遗,辅仁仁克推。
仁善既皆有,受福将自期。
我来歌吉祥,真情寄荒诗。
一祈仁政苏民疲,一祈善政赒民饥。
丰功伟绩镌长碑,千年万年感激人心无了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赞美了一位叫姚敬斋的清官,表达了对好官造福百姓的期盼。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夸人品(前6句) 开头就说姚敬斋为人刚正不阿("凛凛"),品格像天下奇珍。他选择追随的"君侯"(可能指上级或君主)也必定是贤明的——物以类聚嘛。这里用"龟"比喻朋友,因为古人认为龟是灵兽,强调交到真朋友就像得到宝物。
2. 说美德(中间4句) 夸姚敬斋既会督促别人行善("责善"),又能帮助他人培养仁德("辅仁")。这两句像绕口令一样强调:跟着他既能完善德行,又能学会仁爱。拥有这些品质的人,自然会有福报。
3. 送祝福(后5句) 最后作者直接说:我写这首"土味诗"("荒诗"自谦)就是想讨个吉利。具体祝福分三层:第一盼仁政让百姓喘口气,第二盼好政策解决温饱,第三希望他的功绩被刻在纪念碑上永远被铭记。最后一句特别打动人——这样的好官,老百姓世世代代都会感谢他。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朋友像宝龟""仁善绕口令"等生活化比喻,把大道理说得接地气 - 祝福部分像三连拍:先解决眼前困难,再保障基本生活,最后追求流芳百世,层层递进 - 最后"千年万年"的朴素表达,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能体现百姓对清官的永恒期盼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