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真人特起春陵,昆阳自古称雄战。
一丸颓堡,三千弱卒,惊雷掣电。
寻邑区区,浪称大敌,弄兵百万。
看回风虎豹,烧成灰烬,虽天意,终人算。
帝业几番更换。
眺东都、虚芜玉殿。
天阴月黑,不妨经此,鬼磷红散。
陇上耕夫,扶犁闲说,久无沉箭。
更何人犹托,炎精龙种,时时称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龙吟》以历史战争为背景,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常。

开篇用"春陵""昆阳"两个地名引出著名的昆阳之战。这场战役中,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以弱胜强,用"三千弱卒"击败王莽的百万大军。"一丸颓堡"形容城墙像小泥丸一样脆弱,却挡不住"惊雷掣电"般的攻势。这里用夸张手法凸显战争的戏剧性转折。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描写战后的凄凉景象。曾经的宫殿变成"虚芜玉殿",夜晚可见"鬼磷红散"(鬼火),暗示无数亡魂。通过"陇上耕夫"的闲谈,点出时间流逝,连战场遗箭都已腐蚀殆尽,表达历史无情的主题。

结尾最耐人寻味。作者讽刺后世还有人自称"炎精龙种"(汉朝皇室后裔),强调这些争权夺利的旗号在历史长河中终成笑谈。全诗通过一场战役的兴衰,揭示所有帝王霸业终将化为黄土的真理,语言犀利又不失画面感,让读者在历史场景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