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月
璧影欹悬,冰轮初就,凄清乍人帘钩。
想桂宫帝子,甚处空浮。
望断青天碧海,今夜里、多在琼楼。
微飔动,露华凝玉,雾縠生秋。
悠悠。
几多恨也,千百种心窝,一霎眉头。
向素娥遥诉,私忖还休。
应道关卿何事。
偏相望、泪逐莲筹。
枉教您,孤眠到今,不解人愁。
想桂宫帝子,甚处空浮。
望断青天碧海,今夜里、多在琼楼。
微飔动,露华凝玉,雾縠生秋。
悠悠。
几多恨也,千百种心窝,一霎眉头。
向素娥遥诉,私忖还休。
应道关卿何事。
偏相望、泪逐莲筹。
枉教您,孤眠到今,不解人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月夜里的孤独与愁思,非常细腻动人。
上片(前半部分)从月亮写起: 开头用"璧影""冰轮"形容月亮,像一块斜挂的白玉,又像刚做好的冰盘,清冷的月光照进窗帘。诗人想象月宫里的嫦娥仙子,此刻飘在何处?望穿天空和碧海,今夜她大概住在华丽的仙宫里吧。微风吹动,露水凝结成玉珠,薄雾像轻纱一样带来秋意。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抒情: "悠悠"一声长叹,道出心中万千愁绪。千百种心事,瞬间都聚在眉头。想对月亮倾诉,话到嘴边又咽下——月亮怎么会懂人间烦恼呢?可偏偏望着月亮,眼泪就跟着更漏(古代计时器)一起流下来。最后带着埋怨说:月亮啊月亮,你让人孤枕难眠到现在,却根本不懂人的忧愁。
全词妙在: 1. 把月亮写得既美又冷,和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2. 心理描写特别真实,从想倾诉到欲言又止的过程很打动人 3. 结尾的埋怨看似无理,却把孤独感推到极致 4. 用"露华""雾縠"等意象营造出清冷朦胧的月夜氛围
就像现代人深夜失眠时,看着窗外的月亮,把心事说给月亮听,又觉得月亮根本不懂自己——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就是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