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牡丹
叶上新诗,吟残鹦鹉,惊回谢庭春困。
漫拂冰纨,轻拈湘管,小白嫣红相映。
缓移纤腕,闲写出、翠华春影。
佩暖罗松,腻霞微晕,宿酲乍醒。
低徊宝阑又凭。
罥霓裳、绿云欲暝。
玉润珠寒,偏萦粉奴香鬓。
几许胭脂泪冷,算未解、东风后来讯。
艳照金莲,宫袍眩锦。
漫拂冰纨,轻拈湘管,小白嫣红相映。
缓移纤腕,闲写出、翠华春影。
佩暖罗松,腻霞微晕,宿酲乍醒。
低徊宝阑又凭。
罥霓裳、绿云欲暝。
玉润珠寒,偏萦粉奴香鬓。
几许胭脂泪冷,算未解、东风后来讯。
艳照金莲,宫袍眩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天香 牡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与富贵气质,同时暗含了赏花人的情感波动。
上阕以"叶上新诗"开篇,将牡丹比作写在绿叶上的诗篇,新颖别致。"惊回谢庭春困"用典自然,暗示牡丹的惊艳让春日困倦都消散了。后续通过"冰纨""湘管"等精致物件,以及"小白嫣红"的色彩对比,勾勒出赏花人优雅从容的姿态。特别是"缓移纤腕"的细节描写,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意境。"低徊宝阑又凭"展现赏花人徘徊不去的情态,"罥霓裳"将牡丹比作仙子衣裳,增添梦幻色彩。"玉润珠寒"的质感描写与"粉奴香鬓"的嗅觉体验相结合,调动多重感官。结尾"胭脂泪冷"的拟人手法赋予牡丹哀婉气质,而"艳照金莲,宫袍眩锦"的华丽收束,又回归到牡丹作为"花中之王"的富贵本色。
全词最妙处在于:既精准捕捉了牡丹的外在美态,又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其情感内涵。赏花过程从视觉享受,渐次深入到情感共鸣,最终完成对牡丹神韵的完美呈现。词中精致的器物描写并非炫技,而是为了衬托牡丹的高贵气质,展现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