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苦热。用白石词韵

翠簟炎蒸,吟床梦断,扇纨无力。难觅新凉,井华汲深碧。

调冰雪藕,有几个、清闲词客。岑寂。高阁卷帘,待封姨消息。

芳亭野陌,久断甘霖,馀花半狼藉。苕苕长日云影,净南北。

一舸闹红深处,犹记那回游历。听晚蝉频噪,何日饱看秋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写了夏日酷暑难耐的烦闷,以及人们对凉爽秋天的期盼。全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炎夏图景,读来能感受到闷热空气中的焦躁与无奈。

上片从日常生活切入:竹席热得像在蒸笼里,诗人被热醒后连摇扇子的力气都没有。想打点清凉的井水,却发现井水也被晒得温热。寥寥几笔就写出无处可逃的燥热,连用"炎蒸""梦断""无力"三个词层层递进。中间插入"调冰雪藕"的闲适场景作对比,更凸显现实中连纳凉消暑的人都寥寥无几。最后望着卷起的窗帘,只能巴巴等着凉风来——这种等待生动表现了暑热中的煎熬。

下片将视野扩展到户外:亭台野径久旱无雨,残花零落,只有漫长的白日和偶尔飘过的云影。突然笔锋一转,回忆昔日乘船赏荷的清凉快事,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结尾蝉鸣声与"饱看秋色"的愿望尤其精妙,蝉越叫得欢,越显得人对凉爽的渴望迫切,就像在闷热午后不停看钟等下班的心情。

全词妙在"热得有声有色":视觉上有发烫的竹席、温吞的井水、蔫巴的残花;听觉里有烦人的蝉噪;触觉上是绵软的扇子和渴望的凉风。最精彩的是把抽象的热写得如此具象,让读者仿佛也跟着在燥热中辗转反侧,对秋风望眼欲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