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曲

香暧金堤满,湛淡春塘溢。已送行台花,复倒高楼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渌水曲》是一首描绘春日水边美景的短诗,用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浓郁的春意和闲适的情调。

前两句"香暧金堤满,湛淡春塘溢"像用镜头捕捉了两个特写:先是长满花草的堤岸散发着暖融融的香气,接着镜头转向春水漫溢的池塘,清澈的水面泛着微微波光。这里的"香暧"二字很妙,既写出了温度,又写出了气味,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日阳光晒在花草上的温暖气息。

后两句"已送行台花,复倒高楼日"更有意思:诗人说流水已经带走了飘落的花瓣,现在又在水面上倒映出高楼的影子。这里用"送"和"倒"两个动词,把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花瓣随波漂流是动态的,高楼倒影在水中也是动态的,一实一虚之间,展现出春水的流动之美。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堤岸到池塘,从落花到倒影,通过这几个典型意象的切换,不仅描绘出春水周边的全景,更捕捉到了春天那种生机盎然又稍纵即逝的特质。最难得的是,诗中没有任何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精准刻画,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沉醉之情。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