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
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写给被贬官的朋友裴晤的,全诗充满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首以"登高问天"开篇,用浪漫的想象质问:为什么连李白这样的诗仙也会被贬谪?接着用"云遮星星"比喻友人离开京城,"树影投江"描绘他坐着简陋小船漂泊南方的场景。后半段用"黄鸟在瘴气中哀鸣""青梅过早凋落"这些南方特有的意象,暗示友人被贬到环境恶劣之地。最后说,不知他这一路会写下多少诗篇,像古代巴蜀民歌一样流传后世。

第二首转入回忆。当年他们曾在松树下溪水边谈诗论道,如今松树倒了、溪水荒芜,连当时的僧友也不在了。想起在成都的往事,就像雪融花谢般消散。在战乱年代,他们都已衰老,曾经的诗文理想也荒废了。结尾说自己要继续南行去泸州,那里荔枝成熟时,会更思念这位同样漂泊的朋友。

全诗妙在: 1. 用"云遮星""树影江"等自然景象巧妙比喻人生起伏 2. "黄鸟""青梅"等南方风物既写实又象征友人处境 3. 今昔对比强烈,从共赏松溪到各自飘零,凸显人生无常 4. 结尾"荔枝春熟"的温馨画面,反衬出贬谪的苦涩

这就像现代人看到老照片感慨:当年我们一起在校园拍照的樱花树已被砍掉,如今你在偏远山区支教,而我也将调往边疆。青春理想被现实消磨,只剩记忆中那棵开花的树。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