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座孤独却坚定的小岛,意境清新而富有哲理。
前两句"峰峦何迤逦,天际相依倚"先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群山,它们在天边相互依靠,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用"相依倚"三个字,把群山拟人化,显得温暖而亲密。
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到一座与众不同的小岛。"如何是孤屿"像是在问:为什么这座小岛如此特别?答案就在最后一句"独立澄明裹"——它独自矗立在清澈明净的水中,不随波逐流,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对比:连绵的群山与独立的小岛形成鲜明对照。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赞美了特立独行的品格。小岛虽然孤独,却因这份独立而显得格外清澈明亮,暗示着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既能想象出山水美景,又能体会到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郑侠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