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 去年登高桃叶渡大集成酒家,风景犹昨,倏又重九至矣。用潘希白九日词原韵
一面钟山,半湾淮水,是去年、今日重九。
共登临、当楼景物还旧。
云鬟再把金杯劝,佳节茱萸相候。
数遍地北天南,最难蟹肥花瘦。
琴弦断,将进酒。
君不见新亭,泪侵衫袖。
秋意如何,看取冷蝉髡柳。
指点雁行过尽,斜阳里、休休回首。
更谁笑、落帽风前,行歌醉后。
共登临、当楼景物还旧。
云鬟再把金杯劝,佳节茱萸相候。
数遍地北天南,最难蟹肥花瘦。
琴弦断,将进酒。
君不见新亭,泪侵衫袖。
秋意如何,看取冷蝉髡柳。
指点雁行过尽,斜阳里、休休回首。
更谁笑、落帽风前,行歌醉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慨与回忆。诗的开头提到了钟山和淮水,这些都是具体的地标,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所在的地方。去年重阳节,作者在这里登高望远,如今又到重阳,景色依旧,但时光已悄然流逝。
诗中提到“云鬟再把金杯劝”,描绘了与朋友共饮的场景,茱萸(一种象征重阳节的植物)也在等待这个节日的到来。作者感叹在南北各地,最难得的是蟹肥花瘦的时节,暗示了秋天的美好与短暂。
接着,诗中提到“琴弦断,将进酒”,这似乎象征着某种情感的断裂或人生的无奈,但作者仍选择举杯畅饮。他提到“新亭”这一典故,暗示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泪水湿透了衣袖。秋天的寒意和冷蝉、秃柳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萧瑟的氛围。
诗的最后,作者指点着飞过的大雁,暗示了离别和远行的思绪。斜阳里,他劝自己不要频频回首过去,而是要继续前行。最后两句“更谁笑、落帽风前,行歌醉后”,表达了作者在风中的洒脱与醉后的豪情,尽管世事无常,但他依然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