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感慨,情感深沉却不失豁达。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江海辽阔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生活像流水一样无法掌控,透出一种无奈与感伤。接下来,诗人提到与亲人的相见,虽然只是短暂的相聚,却让他感到轻松愉悦。然而,这种相聚是难得的,因此他希望能多停留一会儿,享受这片刻的温馨。
诗中提到“十载悲欢如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的感慨。岁月如梭,悲欢离合都像梦一样虚幻,让人不禁唏嘘。诗人与亲人共同回忆往事,却发现那些记忆已经模糊,如同飞烟般消散,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随后,诗中的情感转向了即将分别的现实。酒还未喝完,离别的琴声却已响起,预示着分别的时刻已经到来。诗人的歌声还未结束,亲人却不得不离去,明天他们将再次踏上各自的旅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不舍与无奈。
诗的结尾描写了分别后的情景。诗人站在高楼上,望着远方,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亲人离去时的歌声。细雨、黄花、飞雁,这些景象都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海、往事、离别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亲情、时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虽然诗中流露出对分别的伤感,但也不乏豁达与释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坦然接受与积极面对。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作既有深度又富有感染力,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