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秋雁,庚子八月作
恨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
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
望极云罗缥渺,孤影几回惊。
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
梳翎。
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
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
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武元衡诗:万里枫江莫问程)。
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
望极云罗缥渺,孤影几回惊。
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
梳翎。
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
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
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武元衡诗:万里枫江莫问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秋雁为引子,抒发了作者在动荡时代的漂泊之感和家国之思。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孤雁的旅程 开篇用"霜飞榆塞""月冷枫江"描绘出大雁南飞的寒冷路途,像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万里凄清"四个字点明大雁的孤独,其实暗喻作者自己像候鸟一样漂泊无依。大雁几次被云中孤影惊吓,就像人在乱世中常感惶恐。
2. 历史的叹息 词中提到的"龙虎台""凤凰楼"都是历史遗迹,如今荒凉冷落。作者通过"市朝易改"的感慨,写朝代更迭如同集市般变幻无常。这里把个人命运放在历史长河中,显得格外苍凉。
3. 家国的牵挂 下半段尤为动人。想托人带信却"天远无消息",就像在战乱中与亲人失散的无助。"横汾箫鼓"借用汉武帝巡游的典故,反衬当下时局动荡。结尾用武元衡的诗句,在落日寒沙、战马嘶鸣中戛然而止,留下沉重的余韵。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秋雁、历史、个人命运三者交织。表面写雁,实则写人;看似怀古,实为伤今。通过雁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的迷茫与坚守,那种"明知前路艰难仍要前行"的悲壮感,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