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临为官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译文及注释

唐临为万泉丞(chéng)。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gēng)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jià)(sè)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yì),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唐临是万泉县令的下属官员。县监狱里关押着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缴租税而被关押的。当时恰好赶上了晚春时节,雨水及时,正是耕种的好时候。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和儿女,不劳作怎么让他们生活,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被放出后逃跑,不准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怀疑,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罪名。”县令就请假回乡。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春种结束时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由于这件事出名了。
会:适逢(正赶上)白:报告。逸:逃跑。悉:都。丞:县令的属官。稼穑:田间劳作,这里指种庄稼。毕:结束/全,都。系:关押。为:担任。皆:都。耕:耕作。活:使……活下来。由是:从此以后。许:允许,答应。万泉:古县名。明公:对县令的尊称。当:通“挡”,抵挡。何以:凭借什么(以,凭借)。之:代词,代囚犯。所:监狱。毕:全部,都。出:让...离开。雨:下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临是万泉县令的下属官员。县监狱里关押着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缴租税而被关押的。当时恰好赶上了晚春时节,雨水及时,正是耕种的好时候。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和儿女,不劳作怎么让他们生活,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被放出后逃跑,不准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怀疑,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罪名。”县令就请假回乡。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春种结束时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由于这件事出名了。

注释
会:适逢(正赶上)
白:报告
逸:逃跑
悉:都
丞:县令的属官
稼穑:田间劳作,这里指种庄稼
毕:结束/全,都
系:关押
为:担任
皆:都
耕:耕作
活:使……活下来
由是:从此以后
许:允许,答应
万泉:古县名
明公:对县令的尊称
当:通“挡”,抵挡
何以:凭借什么(以,凭借)
之:代词,代囚犯
所:监狱
毕:全部,都
出:让...离开
雨:下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个故事讲的是唐代官员唐临如何用智慧与仁慈处理政务的案例。

唐临在万泉县当副县长时,遇到十几个因欠税被关的农民。当时正值春耕雨季,正是种田的好时机。唐临主动找县长说:"这些犯人都有老婆孩子,不让他们种地全家怎么活?放他们回去吧。"县长怕犯人逃跑不敢答应,唐临就拍胸脯担保:"要是出事我负责!"

等县长请假回家后,唐临把犯人都放回去种地,只和他们约定:收完庄稼就回来。结果这些犯人感恩戴德,秋收后果然全都主动回监狱报到。这件事让唐临名声大噪。

故事亮点在于: 1. 唐临真正站在百姓角度考虑问题,明白种地关系到全家性命,比死守法律条文更重要 2. 他敢作敢当,宁愿自己担责任也要做对的事 3. 用信任换信任:对犯人坦诚相待,犯人也用诚信回报 4. 最终实现双赢:既保全了法律威严,又救了百姓全家,还赢得民心

这个古代故事对现代仍有启示:好的管理者要懂得变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有温度,用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唐临展现的不仅是聪明,更是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