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四 (壬戌)

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
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
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
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
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
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

园夜(癸亥)

圆荷开盛夏,晚风袭炎暑。
俯流欲就湿,薄夜不如曙。
高路已张灯,平桥乃连渚。
雹后花叶碎,光洞藻荇舞。
鱼冒吸空鲜,蚊渴作朝雨。
不吝迟明凉,坐为此园苦。
如何凫鸭声,喋喋池边树。

杂诗 其二 (辛酉)

炉火烬复燃,腾腾送冬夜。
室空絮不温,况有无衣者。
严风刷城头,华灯照车下。
贵人犯宵出,欢宴逮仆马。
道旁褴缕子,持剂不救饿。
国帑内空虚,市易困刀货。
欺人盗贼行,窃国富者哿。
人各不相恤,责亦在尔我。

无题(乙卯)

深灯密幄坐寻常,已被旁人窥晚妆。
却误嫁时为妇易,漫嘲邻女压针忙。
得鱼赤尾吾知病,见叶黄芸汝或伤。
负尽秋期是今夕,可能回忆十年强。

再答瘿公 其一 (丁巳)

万虑撄心强自持,别寻歌哭恣吾思。
他年恐似秦淮海,博得微云一抹词。

登伯牙琴台见菊花(1903年)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
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
不为知音为知志,苍茫山水月湖东。

崇效寺对牡丹作三首 其二 (戊午)

欲写秋棠托怨诽,当春犹为叩僧扉。
异时晼晚思初见,一别淹迟病始归。
我意自疏原未已,曲终人远竟长违。
谁怜昌谷诗心苦,蜀国弦孤事益非。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己未)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
故人骨冷西樵山,不忆京华久行客。
开篇一序我少作,中有唱和郊与籍。
当时国事已可哀,隐隐诗篇各相惜。
自子之死我深居,读书十载在山泽。
岂知出游壮岁后,懒复治诗困行役。
如今衰迟似枚子,江海贩书较尤适。
吁嗟成就皆莫期,究不若子卧窀穸。
如今羡子绝年少,呕心不让李长吉。
遗诗重读辄三叹,子若生年亦发白。
乃知诗事令人老,不死相看仍落魄。
天寒高斋今夕心,书寄枚子江上宅。

南归治装箧中得亡儿旧函(丁未)

风飘残雪沪江干,忆汝家山骨未寒。
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
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
谁谓北征愁杜子,瘦妻痴女尚为欢。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 其二 (戊申)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⑴。
著述尚闻传大岭⑵,丛残曾见落三吴⑶。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小极后春尽(壬申)

未殊为客是春归,数日东风柳乱飞。
行药出门方过雨,看花成泪欲沾衣。
都人劝乐兵何有,园鸟分来昨又非。
不似江南鸣鴂早,燕丘虫户始披闱。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其十 (乙卯)

蹑天高路自逶迤,吹尽残梅雪满枝。
下有培塿上松柏,一身来去独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