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秀十咏·东塾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诗书礼乐敢忘钦,自是而翁力不任。
莫把溺冠轻议论,要观过鲁太牢心。

劝学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或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勗。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意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左亻右上亡下一}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知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微觉忘南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充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长夏竹中二首

四围碧玉绕盘河,六月此为安乐窝。
且喜身心客清净,但愁岁月为消磨。
洞门开辟元无锁,暑气羞惭自倒戈。
只要人心明内外,红尘取此本无多。

姚国秀十咏·玉女峰

道心苦难足,造物冷看人。
铁汉未成就,遗渠妍笑颦。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金明池上缘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咏史下·蜀先主

北投南走若穷猿,极目苍梧欲断魂。
如许英雄不成事,止缘的是靖王孙。

咏史上·审配

谋袁大似为曹谋,却道辛毗破冀州。
五夜邺沟深二丈,袁公神武一时休。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煨烬三王不复收,子孙大辱辟阳侯。
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

七夕后一日

明朝来岁总过去,密意深情几度春。
此是吾徒尘垢事,敢将上下位星辰。

赠清叟行

共君一夜话三生,语正投机君又行。
溪柳效颦添别恨,岸花和意送离程。
惊时莫问归巢燕,赠别愁闻求友莺。
今夜梦中重聚首,鸡声茅店已三更。

咏史上·伏生

撑肠拄肚总聱牙,汉室龙兴发乍华。
掌故不来光影暮,尚书再火伏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