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录别

玉局中心,金釭照眼,悲秋人又长征。
拥髻凄然,背灯直是愁生。
三杯两盏将离酒,怎禁他、和泪同倾。
太凄清。
蛩语声声,雁语声声。
铜签屈指无多路,说当时归棹,一半曾经。
后夜明朝,为侬细算邮程。
鸳鸯湖上条条柳,望前头、有座旗亭。
肯消停。
风也须行,雨也须行。

洞仙歌 书素秦校书扇

当年桃叶,向渡头曾见。
问姓分明掌中燕。
把旧时衣袂,与说相思,东风里,可记泪痕曾染。
厌厌三爵后,素女琴心,忽发狂言有谁管。
教写折枝梅,翠羽啾啁,定窥见、玉人清怨。
肯等到、阑干月明时,便几个黄昏,也都情愿。

洞仙歌 为韬园题女郎三喜小影

毗蓝风紧,堕诸天花蕊。
三界人天共欢喜。
正华年月满,薄命云轻,珠一颗,刚照弄珠楼底。
东湖流不尽,香草相思,有个离骚旧苗裔。
佳约践难期,一幅生绡,倩留取、画蝉双髻。
记桃叶、侬曾渡头逢,要寄与东风,那时衣袂。

水调歌头 望湖楼

其上天如水,其下水如天。
天容水色渌净,楼阁镜中悬。
面面玲珑窗户,更著疏疏帘子,湖影澹于烟。
白雨忽吹散,凉到白鸥边。
酌寒泉,荐秋菊,问坡仙。
问君何事,一去七百有馀年。
又问琼楼玉宇,能否羽衣吹笛,乘醉赋长篇。
一笑我狂矣,且放总宜船。

清平乐 秦淮感旧

露台水榭。
天与初凉夜。
雾鬓风鬟人去也。
面面疏帘都下。
去来苦恨匆匆。
相思那得相逢。
变尽旧时杨柳,秦淮一夜秋风。

声声慢 阑干

苔阶恨浅,竹径嫌深,亏伊屈曲周遮。
背手微行,湘痕红出明霞。
沈吟碧城十二,问那边、庭院谁家。
闲付与、玲珑澹月,低亚疏花。
尝恨当时梦里,枉等閒敲遍,汲处寻他。
归去匆匆,断肠一角天涯。
几番画廊痴立,认有人、亸袖来耶。
浑不见,但文窗、深掩绛纱。

月华清 咏丁香花

碎剪鲛绡,轻含鸡舌,繁英枝缀如霰。
百结芳心,惯向春风淩乱。
算江南、花信更番,谁似此、香生色浅。
幽怨。
共芭蕉卷处,一齐斜飐。
可惜雨香云澹。
少月影半窗,照伊清婉。
丁字帘前,有个丁娘凄断。
想春衫、绣上重重,怕宽了、旧时腰襻。
帘卷。
又惺忪碎影,小庭筛满。

摸鱼子 题李武曾徵君艺兰图用竹垞集中灌园图韵

问先生、灌园老矣,尚馀几棱青亩。
平生述作骚苗裔,小寄外孙齑臼。
归隐后。
浑不记、上林花木春明柳。
遂初赋就。
想堂北春浓,陔南人健,一笑且开口。
堂前树,秋锦胜如锦昼。
西风几度搔首。
天涯芳草行吟遍,筌蕙化茅都有。
交耐久。
算只有南邻,朱老长携手。
别无恙否。
约杂佩纫秋,寒泉荐菊,来访橘中叟。

浪淘沙

归雁已参差。
何处疏砧。
天涯憔悴旅人心。
开到芙蓉无限好,只是秋深。
推枕起沈吟。
小簟轻衾。
枫根可奈薄寒侵。
又是一宵檐外雨,到晓沈沈。

高阳台 丙寅七夕

纤月藏钩,罗云学水,夜凉又是星期。
竹插瓜分,当年一味娇痴。
笑他地久天长意,换绵绵、此恨无时。
又谁知。
天上人间,薄命如斯。
星沈海底绳河远,话穿针心痛,擘钿眉低。
点点流萤,飞来还坐人衣。
想应低度红墙过,见妆楼、网遍蛛丝。
可怜伊。
未卜他生,不算相思。

翠楼吟 山行幽绝,临水数家,门外木芙蓉正花,烂漫无次,殊惬幽情,纪以此词

湿翠沾衣,暗苔黏屐,幽寻最爱清晓。
峰回刚路转,恰对面、数峰清峭。
似侬曾到。
只三两人家,看来都好。
柴门小。
芙蓉无数,一时红了。
谁料。
随意闲行,有芳塘花岛,徐熙画稿。
水边同照影,定见我、风前侧帽。
也应含笑。
怕青鸟丁宁,玉容易老。
寻芳早。
向人山色,一眉新扫。

绮罗香 姑嫂饼

屑面轻匀,搓酥滑润,传自香闺新制。
样学桃花,小印脂痕红腻。
想晓趁、戛釜时光,正娇伴、扶床年纪。
全不防、肠断行人,垂涎先在下风矣。
桥梁临水堪认,道是蒋家妹小,食单亲试。
作罢羹汤,纤手入厨重洗。
笑曲宴、画地虚名,爱齧唇、颂椒风味。
莫教恁、说与彭郎,况宁王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