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壬戌)

十年几见海扬尘,犹是登高北望人。
霜菊有情全性命,夜楼何地数星辰?
晚涂莫问功名意,往事惟馀梦寐亲。
枉被人称郑重九,更无豪语压悲辛。

叔孙通 其二 (戊申)

朝廷设礼馆,发端自岑公。
此举诚重大,当世谁儒宗。
徵辟等齐鲁,韬庵始登庸。
礼失求诸野,聚讼愁相攻。
自秦逮本朝,沿袭久不衷。
孰能知礼意,稍取三代隆。
节文删拜跪,服色观会通。
吉凶军宾嘉,救僿必以忠。
莫疑近夷礼,坠地悲华风。

从母罗母诗(戊申)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
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必扶掖,动作必周旋。
寒燠必早觉,饥饱必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
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
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
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
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
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
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
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
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
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
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
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
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
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淹留(九月初二夜作,时汉水盛涨。)(壬寅)

汉水夺江流,萧萧风日秋。
波纹晨荡壁,雁阵晚遮楼。
人远难防意,天高枉寄愁。
沉思欲何得,所得祇淹留。

述怀(甲戌)

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趋府(丁酉)

朝官酸黠饰文儒,外官猾鄙矜走趋。
营营逐逐各自喜,风气所域无贤愚。
江南今日信仕国,脚靴手板尤睢盱。
嵯峨高牙坐开府,辕门千金阗肩舆。
晓风霍霍日照旆,排头竞进纷冠裾。
分庭塞坐交耳语,飞钳巧谍咸有图。
少年票姚逞眉睫,羸老答飒拈髭须。
大臣欠伸日加午,倏忽溃散随仆奴。
汹汹一鬨竟何取,宁有智虑裨吁谟。
造物著吾百僚底,饱看颇得言其粗。
尔曹亦自关世运,吾属为虏深可吁。

洪山登南皮尚书阅兵台(己亥)

跨城山势各依依,遥爱浮图插翠微。
桑麦欲成春过半,江湖长绕客安归?
其亡隐痛南公语,可去曾闻穆氏几。
莫倚高台看落日,论兵残泪向谁挥⑴?

海藏楼试笔(戊戌)

沧海横流事可伤,陆沉何地得深藏?
廿年诗卷收江水,一角危楼待夕阳。
窗下孔宾思遁世,洛中仲道感升堂。
陈编关系知无几,他日谁堪比《辨亡(时校定《经世文续编》)》。

子朋属题山水小幅 其一 (乙未)

江东顾五倦游还,占取城西水一湾。
捲捲清诗皆入画,底须俗笔污溪山。

初日 其三

三章约法未全颁,且可从容议入关。柳下先生狂作圣,祇将夜起示人间。

桃花涧有石刻非人间三字

双涧分流出翠微,春来红雨想沾衣。桃花曾见先皇日,真觉人间事已非。

赵尧生招集法源寺(辛亥)

相从追馀春,别近愿数见。
复此双栝下,谈谐接诸彦。
与君知渐深,片语辄称善。
未来孰能料,拭眼待千变。
吾谋适不用,坚壁勿浪战。
酒行言又发,何异弦上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