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姚叟(丁未)

看君飘白发,意气百重哀。
我辈行为士,当年岂再来。
一言销尔恨,成败莫论才。
歌管喑呜地,沉思更覆杯。

述哀 其三 (辛丑)

淦子赴弟丧,炳子之日本。
我特促之行,所虑良在远。
炳前跽告辞,酸泪为一泫。
方当迎而父,但去勿悽断。
为农堪养亲,世变莫挂眼。

赠林赞虞侍郎(丙午)

我朝二百年,未尝用闽士。
闽人入军机,有之自公始。
公虽负清望,峭直素难比。
特擢由圣明,此外更何恃。
孤立固甚危,诡随亦吾耻。
愿先收人心,以此立宗旨。
用人与行政,切忌犯不韪。
但令识轻重,缓急差可倚。
亦莫太矫激,徐徐布条理。
朋党兆已萌,勿使祸再起。
时艰至此极,任重宁足喜。
连宵语月下,含意深无底。
惟将忧国涕,珍重付江水。

十一月十七日四鼓玩月(丙寅)

落月好颜色,东方殊未明。
徘徊若相顾,欲逝转含情。
残夜成元赏,祁寒见独行。
此生如此已,谁与惜平生?

题同甲吟草旧作(严范孙己未六十徵诗)(癸酉)

海滨避人如出奔,世乱愈甚越九年。
草木同腐正可吊,俯仰六十休问天。
侍郎嵚崎善自遣,遨游物外兼逃禅。
登高一呼忽四应,何异举义挥先鞭。
我生偶尔同月日,星宫魔蝎殊迍邅。
向来万事不信命,祇信人定须顽坚。
灰飞烟灭在一瞬,中兴赫赫归周宣。
桥边日者私许我,为问诸子然不然?

张忠武挽诗(癸亥)

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
大义久不明,知己皆私昵。
将军怀国恩,成败弗所恤。
依违为袁氏,晚举犹未失。
惜哉群疑萃,一蹶太仓卒。
平生欠谋面,忠烈感吾笔。
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
犹当歌正气,坐待桑榆日。

题邵位西手书与戴醇士曾涤生梅伯言三诗卷子(辛亥)

书生自言痴,抑之愈郁勃。
视贼如虫鼠,安能为少屈?
半岩在京师,戆直善面折。
曾梅各敬惮,琦赛被攻讦。
世乱归抱书,抵死终不辍。
三诗好风味,行楷尤可悦。
展卷暗伤嗟,古道恐遂灭。

杂诗 其二 (丙辰)

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灭秦复破楚,韩后终难存。
苟能存韩后,何为弃人间。
漫云天授汉,封留殊未安。
亦如中副车,负气非万全。
赤松知君心,自苦空加餐。

陈韬庵过谈①(癸卯)

螺洲石鼓郁苍苍,并作苍颜岁月长。
一代风裁供小隐,十年忧患谢欢场。
端看不朽功名外,永忆相从几杖旁。
欲抱遗书归墓侧,待君著笔叙存亡(先考功词尝乞韬庵作序,未就)。

答乙盦短歌三章 其一

仰见秋日光,秋气猛入肠。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

枕书窗间人,二竖语膏肓。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

张一桐邀饮分韵得生字(己巳)

我昔尝为文襄客,文达遗风想颜色。
公孙好事更瑰奇,不觉名门森画戟。
门第谁能保令名,当时人桀嗟无灵。
累世相韩子房少,期君事业在苍生。

使日杂诗 其二 (甲戌)

山路樱花半未开,云中富士雪犹霾。
车傍儿女颜如玉,尽道先生觅句来(热海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