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其二 (丁巳(民国六年、一九一七))

钜鹿、昆阳作壁观,马牛风势不相干。
独阿私意排群议,竟发公言入战团。
系剑子婴犹伏道,裹巾张角忽登坛!
操戈同室悲辛亥,白骨黄花尚未寒!

兰草(丁亥(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

兰草湘中种,罡风一折寒。
泪流三两副,思郁万千端。
骨峭人应绝,情深鬼不单。
小楼风雨急,红烛未烧残。

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 其二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

汲取新泉至,红垆自煮茶。
主人能爱客,稚子解呼爷。
近水宜栽竹,锄园好艺花。
故乡浑不见,即此当归家。

邱菽园观察招宴南洲第一楼分韵,得一字(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菽园豪情谁与匹,飞笺柬我如羽疾。
画楼高处矗南天,酒香花香交泛溢。
谁识花香与酒香,酝酿主人一枝笔?
管弦声里雅徵吟,好句如珠冲口出。
骚坛健将肃精神,静听主人宣令毕。
各拈一韵成一诗,不拘体格五七律。
毗舍耶客本粗才,忽闻斯言惴惴慄。
自从小劫历红羊,身似孤臣遭屏黜。
犹如巢破乱飞蜂,依草附花难酿蜜。
落拓江湖杜牧之,忏除结习王摩诘。
主人爱才如爱命,不因穷通与得失。
令我挥笔写牢骚,赏识风尘引入室。
海天诚不负斯游,得与群贤谈促膝。
异时分手各西东,不知斯会复何日?
雪泥鸿爪是因缘,我为拈毫纪其实。
时在光绪丙申年,仲冬十一月初一。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西江江水长,鼎湖湖山美。
屏障对衙斋(山适对三水署),看山日隐几。
游山胜看山,登临兴忽起。
西人有铁君(税务司铁士兰,法兰西人),东道是包子(河口釐厂总办包桂堂大令)。
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
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
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
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
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
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
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
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
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
佛寺隐山腰,寺外环垣垝。
隙地起楼房,高墙筑壁垒。
红白间草花,青苍缠葛藟。
老僧亦不俗,见客询姓氏。
知是长官来,面目色然喜。
丹荔与黄蕉,浮瓜杂沈李。
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
敬客结佛缘,邀我究禅理。
顾兹清净地,心胸涤尘滓。
振衣最高峰,游兴尚未靡。
独鹤与高飞,众山皆俯视。
怪石远如人,健牛小于蚁。
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
树影阴满衫,云气寒生屣。
忽闻山麓间,有声震入耳。
山僧前致词,举手前山指。
瀑布从空悬,日夜喧无已。
百丈碧琉璃,嵌补在山觜。
排决天上泉,汇归成涯涘。
我疑上有龙,扬髯长喷水。
渔梁⑴已巨观,匡庐可窃比。
咽石乱流声,入壑清见底。
濯足挹清流,坐石叹观止。

寿蟫窟主人 其三 (丁巳(民国六年、一九一七))

对镜头颅已不黔,二年小住为君淹。
裁诗入夜悲青鬓,得句书春捋白髯。
太皞鸿钧将转律,麻姑鸟爪托筹添。
君家自有黄金六,何事量珠与贩盐?

步张杜鹃原韵①(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贶我诗篇感不轻,高吟掉臂乐游行。
西昆格调闻遗响,东野推敲见苦情。
倚马定知终日试,飞鹏预卜奋云程。
棉兰共话中原事,蒿目时艰议论生。

寿陈笃臣尊甫渚芸先生暨德配周太夫人六旬双寿 其二 (辛亥(宣统三年、一九一一))

打叠斑衣与綵襕,伯歌季舞共承欢。
克家有子斯为寿,隐市如公胜拜官。
夫妇已邀三锡锡,弟兄如此二难难。
伦常自是千秋业,何必神仙炼九丹!

挽吴樵山外舅(甲申(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以前)

论交与我结忘年,闻讣翻疑四日前⑴。
故里不归淹黑海(外舅原籍泉州),名山招隐到黄泉(因游冈山,中途暴疾)!
几行绝笔谋儿女(外舅遗书以三女字余),半世知交隔地天。
回忆看书贻拓本,临池不禁泪潸然⑵!

黄仲琴赠诗,即用原韵报之 其三 (辛亥(宣统三年、一九一一))

故人寥落已晨星,思著羊裘变姓名。
未与斯文称后死,欲依我佛證前生。
酒酣拔剑雄心尽,烛灺看诗老眼明!
强欲高歌和「白雪」,巴人下里不成声。

和罗邵棠大令见怀蒋梓舒原韵 其一 (庚戌(宣统二年、一九一0))

我昔在东江,与君同酒盏。
秋雁看翱翔,春莺听睍睆。
宦迹如飞鸿,忽焉东西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