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中原突围七十年有记

一部英雄谱。
拭苍苔、天河口外,血濡青渚。
卷却丹江云流水,直上伏牛深处。
理褴褛、断刀缺斧。
南化塘东锋影疾,荡杀声、惊折山阳树。
川陕望,纵飞虎。
曾悬孤剑中天舞。
响征镝、夺阵骄霸,挽弓强虏。
松子关边驰皮旅,分得几分寒露。
越平汉,韬旗偃鼓。
妙计破囊依肝胆,弃死生、勒就精魂赋。
读未已,泪如注。

月下笛 其一 《宏兴诗》序

傍月逍遥,牵星邃远,倚云招手。
回头北斗,那勺醇香依旧。
御斜晖、飞影疾驰,一喷玉朵收翠柳。
这量天骥子,横天长尺,浩天知否?
归鸿鸣雪浦,也爪印行行,水肥山瘦。
明光醉眼,望断欺空苍狗。
剩浮尘、雨丝汗霜,乱痕百折犹满袖。
最销魂,掷地文章,碧绮翻绿酒。

三姝媚 其二 《晓虹词》序

此情何所语。
问春谢林花,秋旋蒲絮。
几缕寒声,又凉粘冰袖,可曾弹去。
万象铺排,最堪说、个中奇绪。
真素行行,吟到深时,自将心许。
悄把幽怀倾诉。
倩玉指金徽,断弦听取。
非是闲愁,是矜慈针线,细缝行旅。
念藉无形,只剩得、百篇诗句。
恰予凌云晴鹤,迎风飘举。

满庭芳 贺国医大师路公百岁华诞

初识岐黄,趋还晋赵,望闻问切孤灯。
壶悬浆热,羞煞那繁星。
百草依然颜色,恰可与、啧啧虫鸣。
排忧扰,潜心叩脉,拜手送轻行。
汤头千万稿,煮天下愿,多少新生。
更多少,拳拳难了真情。
羡也归心来敬,先生寿、百岁高龄。
裁松绿,鹤声掠宇,数不遍金觥。

新荷叶 首届中华诗人节并序

楚绿新红,迎风新笑榴花。
如豆初芯,骚痕又酿丹霞。
可人季节,都为这、诗句如沙。
诗人心眼,盈盈一片清嘉。
流韵奇声,铜箫铁笛桑麻。
短霓弯虹,黄裳翠袖琵琶。
长帆高挂,飞劲桨、梦寄云槎。
江城风起,把歌吹向天涯。

南岳得句

南雁南飞北雁来,念心尺素向云裁。
凌风十万松声起,呼我放歌磨镜台。

水调歌头 浦城印象

掬水问南浦,何日贯城流。
三曹风骨一脉,堪可说从头。
不尽文章词彩,多少功名事业,击楫竞封侯。
纵是千帆过,依旧眩征眸。
寄晴穹,开画境,起高楼。
人间天上,凝紫浮翠望中收。
剪罢涟漪梦景,约得妖娆人物,与我共吟瓯。
倾露煮丹桂,倚月醉金秋。

谒谢安墓

秋宇流云绿,寒潭碧水鸣。
桂花香未滴,无可问先生。

水调歌头 七月七日全面抗战八十年之夜北京雷雨大作有记

壮士几多恨,忽作炸雷鸣。
几多悲泪,何为天水一瓢倾。
是否离情未着,是否断肠依旧,是否梦难成。
拂净汗青字,再读复心惊。
碎山河,分骨肉,血刀横。
男儿荷耙肩斧,直向寇边行。
踏雪太行山上,仗楫洞庭水畔,一笑杜鹃听。
最苦当时语,无死亦无生。

湘春夜月 鹿峰微刊百期有贺

雁声声,为谁鸣过衡阳。
逗起一宇云飞,惊一翅风长。
万象扑来睛底,共日红如点,月晕微凉。
更裂冰冻铎,净沙冷斗,青剑流霜。
柔肠百转,初心几寸,多少词章。
夜半孤灯,摇韵语、梦添平水,茶沁湘江。
挥毫泼墨,又问弦、徽玉宫商。
醉妙手、若千年俊许,音回曲顾,还忆周郎。

紫玉箫 其二 采石矶怀李白

抛胆龙沙,湔缨咸海,细吟相伴驼铃。
狼毫饱蘸,若上阳台上,摩写丹青。
雪雨关堞,熏望眼、半领山英。
离离草,留痕枕边,一字刀横。
长安玉水难浣,谁照影栏杆,倚湿香屏。
梁园句老,小风寒、辜负十里华灯。
秣陵巴楚,安可问、漫卷霜旌。
心重读、空引壮怀,说与君听。

浣溪沙 黄河入陕第一湾(通韵)

秋水一湾秋草青,鸡鸣三省倩谁听。
保德河曲府州城。
峡谷崖边奔骏马,莲花辿上振衣缨。
此山弯过那山横。